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中,我们常常关注电池包的设计、材料选择以及热管理系统的优化,以保障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能,一个看似与新能源汽车安全无直接关联的元素——浴缸垫,却在实际应用中扮演了意想不到的角色。
浴缸垫,原是汽车传统燃油动力时代中,为保护车身底部免受石击、腐蚀等损害而设计的。但在新能源汽车的语境下,这一概念被巧妙地“借用”并赋予了新的意义,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布局往往位于车辆底部,与地面直接接触,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过程中,我们引入了“电池组浴缸”的概念,即通过在电池组周围增加一层特殊的防护结构,类似于传统汽车中的“浴缸垫”,以增强对电池组的保护。
这一层“浴缸垫”不仅起到了物理隔离的作用,防止电池组直接与水、泥沙等外界环境接触,还能在发生碰撞或侧翻等极端情况下,为电池组提供额外的缓冲和保护,防止电池短路、起火等安全事故的发生。“浴缸垫”的设计也考虑了材料的耐腐蚀性、耐高温性以及轻量化等特性,以在保证安全的同时,不影响车辆的续航能力和整体性能。
“浴缸垫”在新能源汽车安全中虽非主角,却以其独特的“跨界”身份,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增添了一道不可或缺的防线。
添加新评论